今年來,昭關鎮婦聯充分聽取群眾意見,緊貼群眾生活需求,依托大宣村黨群服務中心主陣地,在群眾家門口開設“快樂成長 開心夏日”暑期愛心課堂,解決暑期“學生無處去、家長看護難”的問題,讓群眾的“煩心事”變成“開心事”。
樂享“童”趣 成長一“夏”。“13-6,3比6小,老師這個我不會算,你能教教我嗎?“13-6我們可以用破十法,可以把13分成3和10,先讓10減去6,再加上3,這樣就可以算出來了,你試試看下。”志愿者肖雅正在認真為小朋友講解破十法。
“愛心課堂”以“基本看護+特色課程”為主,志愿者們化身“小老師”,根據小朋友的年齡段和興趣愛好,為小朋友們提供作業輔導、美術繪畫、聲樂演唱等課程,豐富小朋友們的假期生活,解決假期作業輔導難題,讓孩子“有所托”也“有所獲”。
防溺“童”行 安全一“夏”。“叔叔,我可以一個人去游泳嗎?”“不可以。小朋友們,想游泳一定要有大人陪同才行。如果不小心落水,不要害怕,要屏住呼吸,放松身體,盡可能使頭部后仰,讓身體擺成一個‘大’字漂浮在水面上等待救援。”
藍天救援隊的志愿者們以近年發生的兒童溺水事件案例為切入點,闡述有關溺水安全防范知識,并現場演示救生設備的使用方法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人工呼吸、心臟復蘇等急救措施,讓孩子們了解知曉防溺水的“六不”原則及自救技能等相關防溺水知識,保護孩子們的生命安全。
守護“童”心 健康一“夏”。“我家孩子喜歡亂發脾氣、做事拖拉,到底要如何說孩子才會聽?”“當孩子情緒失控、拖拉磨蹭時,關鍵不在于‘怎么說才能讓孩子聽’,而在于?如何溝通能讓孩子主動合作?。家長要通過正面管教的方法,在尊重與理解的基礎上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和責任感。”
心理咨詢師通過生動的案例與深入的分析,借助當前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現的錯誤示范,提醒家長要學會換位思考和科學應對,并帶領孩子們開展“千里傳球”“桃花朵朵開”等形式多樣的心理團輔活動,營造輕松愉快的氛圍,助力孩子們釋放負面情緒,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健康積極的心態面對學習生活。
“暑”有所樂,“暑”有所學。下一步,昭關鎮婦聯將繼續探索服務的新思路、新方法,爭取為孩子們提供更貼心、更豐富的系列活動,努力做好“為小”志愿服務工作,為孩子們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