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切實增強轄區女性居民的法律意識,提升依法維權的實際能力,近日,褒禪社區婦聯特邀吳楚律師事務所律師走進社區,開展“巾幗護航 幸福家庭”婚姻家庭權益保護專題普法講座。35名女性居民帶著對法律知識的渴求齊聚一堂,在互動學習中共同筑牢權益“防護墻”。
講座緊扣女性群體最關心的現實問題,以《民法典》《婦女權益保障法》為核心法律依據,結合近年來的典型案例,將婚姻家庭中的法律要點拆解成通俗易懂的“生活指南”。唐律師從“婚前財產協議如何簽才有效”“夫妻共同債務怎么認定”“離婚冷靜期內的權利義務”“子女撫養權歸屬的裁判邏輯”等熱點話題切入,用情景模擬還原糾紛場景,以互動問答破解認知盲區。
“婚后男方父母出資買的房,房產證寫小兩口名字,離婚時怎么分?”“遭遇家暴后,除了報警還能做什么?”針對這些高頻咨詢的問題,唐律師用三個真實案例展開剖析:從某離婚案中微信轉賬記錄成為分割財產的關鍵證據,到某家暴案中人身安全保護令如何快速阻斷傷害,再到某撫養權糾紛中“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的具體適用。
“原來結婚證、聊天記錄、轉賬憑證這些日常東西,關鍵時刻都是‘護身符’!”居民張女士邊聽邊用紅筆圈劃重點,感慨道,“以前總覺得法律是書本上的條條框框,今天才明白,它就在我們柴米油鹽的生活里。”鮮活的案例讓抽象的法律條文變得可觸可感,也讓“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悄然扎根。
講座結束后,社區工作人員為每位參與者送上“法治大禮包”:內含《民法典婚姻家庭繼承篇解讀》《未成年人保護法手冊》等實用讀物,搭配印有維權熱線的夏日清涼扇。更貼心的是,社區同步建立了“巾幗維權法律咨詢群”,唐律師與社區婦聯工作人員將在群內提供持續答疑服務。
“法律不是冰冷的條文,而是溫暖的守護。”社區婦聯負責人表示,未來將把普法講座與“婦女微家”“家事調解室”等陣地結合,常態化開展“菜單式”普法、“面對面”咨詢,讓法治陽光照亮每個家庭的角落,為“半邊天”撐起更堅實的權益保護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