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淮南市婦聯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聚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婦聯自身職能優勢,開展“‘童’創未來,友好同行”活動,用心呵護未成年人健康成長。
關注“童”視角,做好規劃設計。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事關國家前途、民族命運,事關城市文明、社會和諧,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奠基工程。市婦聯高度重視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聚焦兒童成長、心理健康、家庭教育等社會熱點,將家庭教育納入兒童友好城市創建和新一輪婦女兒童發展綱要之中。加強與教體、文明辦等7部門協同聯動,構建“1+10+N”家庭教育指導服務體系。發揮市政府婦兒工委辦公室設在婦聯的優勢,牽頭做好國家兒童友好城市試點爭創,科學編制《淮南市兒童友好城市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 年)》,帶隊赴杭州實地考察兒童友好城市建設工作。開展淮南市兒童友好城市LOGO、宣傳口號征集及組織兒童觀察員參與等活動,兒童友好正成為全城共識。
聚焦“德”養成,強化價值引領。圍繞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在全市婦聯系統內組織開展《習近平關于婦女兒童和婦聯工作論述摘編》《習近平走進百姓家》閱讀分享會、“紅色基因代代傳”少年兒童故事分享會、青少年“傳承優良家風,爭做時代新人”愛國主義讀書教育等主題系列活動112場次,引導未成年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努力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同時,清明節組織家庭開展“清明祭英烈 傳承好家風”家庭文明建設主題活動,六一前夕組織春季少兒公益培訓班的25名優秀學員前往潤學田耕勞動教育實踐基地開展“兒童友好·‘童’樂淮南”——第二屆少兒綜合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端午節組織少兒公益培訓班及結對創建社區20組家庭開展“花樣五彩繩 濃濃端午情”親子手工編織、暑期謝家集區40多名留守兒童受邀到科大訊飛開展“和未來對話”科技夏令營等一系列特色實踐活動,通過參觀、實踐、體驗等形式,全面提升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質。
立足“家”陣地,厚植成長沃土。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良好的家風家教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能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聯合教體局、文明辦、民政局等7部門成立家庭教育指導中心,并于5月26日下午在高新區鄰里中心弘湖社區舉行淮南市家庭教育指導中心揭牌暨舜耕家庭教育講堂啟動儀式。整合全市優質教育資源,聯合市教體局招募并組建家庭教育志愿者講師團隊伍,首批家庭教育志愿者講師由家庭教育專家、各學段教師、心理咨詢師等20名成員組成。圍繞培養家國情懷、培育良好道德品質、促進身心發展等課題,精心打磨家庭教育課題18個。聯合市教體局開展家庭教育及兒童心理健康百場公益巡講活動。以家長學校、婦女之家為主陣地,組織開展家庭教育指導服務家庭教育咨詢和指導活動139場(次),受益人數2.2萬人,引領提升家長家教素養,幫助港城更多家庭找到“幸福配方”。把親子閱讀作為家庭教育的“營養餐”,組織開展家庭親子閱讀300余場次。聯合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開展家庭系列評選活動,選樹最美家庭30戶、最美婆媳30名、家庭工作先進集體10個、家庭工作先進個人20名;推薦省級最美家庭5戶,省級最美婆媳5名,全國最美家庭2戶,并常態化開展好家庭好家風巡講和分享會,引導少年兒童在傳承好家風中養成良好品行。
發揮“聯”優勢,構筑關愛體系。聯合市檢察院、市民政局等單位共同簽署《多跨協同閉環式救助涉案未成年人工作機制》,推動構建涉案未成年人閉環式救助模式。積極協調各方力量,為我市困境兒童、留守兒童、孤殘兒童辦好事實事,依托“皖家婦兒關愛行動”項目開展困難家庭關愛、家庭教育指導服務、親子實踐等活動,資助困難學生111名,慰問困難家庭28戶,發放微心愿學習包298個,家庭包13個,開展公益課堂86場次。2023年新一輪99公益日期間,線上募捐46.8萬元,線下6.7萬元,總計53.5萬元。在全市婦聯系統內開展“暖心家訪”、家庭矛盾糾紛排查等活動,針對不良行為未成年人開展走訪關愛活動63次,成功化解家庭矛盾糾紛823件。連續多年開展困難母親救助活動,救助困難母親100名(每人救助1000元)。聯動相關部門開展“把愛帶回家 暖童心護成長”寒暑假兒童關愛服務、《未成年人保護法》普法宣教和安全守護等活動1620場次,結對幫扶重點家庭兒童729名,惠及婦女兒童1.8萬人次,讓未成年人充分感受到城市的溫度、生活的美好、社會的溫暖,健康快樂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