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滁州市委老干部局、市婦聯在萬橋社區舉行“孝老愛親傳承美德”“我們的節日·重陽節”家庭文明建設主題活動。社區老人和部分老年大學學員參加。
沁心同枝并蒂蓮,潔己從公滿庭芳
“我在單位從事采購工作,愛人在單位從事信貸審批工作,雖然在別人的眼里都是有點‘權力’的崗位,但是我們一家崇尚廉潔之風,踐行廉潔之實,追求‘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的生活,把廉潔勤儉、互幫互助作為一種美德和家訓傳承下去。” 來自市稅務局的市廉潔家庭代表王金慧熱情洋溢的宣講,引來了陣陣掌聲。
增強重陽節日認同,傳播優秀傳統文化
“重陽節,是中國民間傳統節日,在每年農歷九月初九。古時民間在重陽節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飲宴祈壽等習俗。傳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內涵。”志愿者介紹。
“請問重陽節又叫什么節?”“重陽節有哪些習俗?”志愿者一一提問,先答對發給定制的福壽毛巾等獎品。
“又叫老人節。”“登高,吃重陽糕。”“賞菊,飲菊花酒。”“佩茱萸。”……老人們一邊樂呵呵回答,一邊高興地領獎。
“重陽節詩詞有哪些?獨在異鄉為……,每逢佳節倍……。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志愿者提示。
“是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老人興奮滿面。
“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是什么詞?”
“是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陽》。”
通過介紹重陽節的傳統內涵和節日風俗,增強社區群眾對傳統節日文化的認同感。
宣傳涉老法律,敬老養老助老
“請問《中華人民共和國老年人權益保障法》是哪一年通過的?什么時間開始實施的?”志愿者問。
“1996年通過的,1996年10月1日實施的。”
“我省出臺了哪些與老年人有關的條例?”
……
“對,出臺了《安徽省養老服務條例》《安徽省老年教育條例》,涉老法律法規很好地保障了咱們老年人的權益,促使社會更好地敬老、養老、助老。”
親手制作茱萸香囊,感受節日濃厚氛圍
老人們分成幾組,一手拿香囊、一手拿針,將茱萸研磨成的中藥包縫制進香囊里,再用彩絲線系上,一個個漂亮的香囊就做好了。屋里歡聲笑語,暖意融融,大家一起感受著節日的喜慶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