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調查思考

明確育人目標與職責 構建協同育人新格局
——解讀《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

發布時間:2023-02-01 來源:中國婦女報 閱讀:638
字體:[    ]
保護視力色:

□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周韻曦

日前,教育部等十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協同育人工作機制建設進行了全面設計。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建設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如何發揮好關鍵作用?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如何發揮各自優勢、構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新格局?近日,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就相關問題采訪了有關專家。

 明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共同育人目標

“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北京師范大學兒童家庭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秘書長邊玉芳認為,要做到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其中“育人”是核心、“協同”是關鍵、“機制”是保障,而“《意見》的重要意義就在于對這三方面做出規定,是我國健全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機制的重要行動指南。”

育人目標決定育人的發展方向,有共同育人目標是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前提。邊玉芳注意到,雖然近年來,各地在積極探索推進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的實踐中取得顯著成效,但當前仍存在學校、家庭、社會育人目標不一致,三方之間尚未形成育人共識等突出問題。

因此她指出,《意見》提出“堅持育人為本”這一首要工作原則,強調“遵循學生成長規律和教育規律,深入落實‘雙減’政策,大力發展素質教育”,為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明確一致方向提供了共同遵循。

“只有學校、家庭、社會三方聚焦促進學生全面健康成長這一核心愿景,形成相互支持、相互促進的良性互動,才能為實施素質教育創造良好的學校生態、家庭氛圍和社會環境,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邊玉芳表示。

明確育人職責 促進家校社良性互動

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三者有機銜接、協同配合,是新時代教育改革發展的重要前提,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迫切需求,更是促進兒童青少年全面發展的必然要求。

    邊玉芳注意到,長期以來,我國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之間存在界限不清、職責不明的問題。“明確學校、家庭、社會的育人職責,促進三方各展優勢、密切配合,切實增強育人合力,是健全協同育人機制、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她說。

    邊玉芳指出,學校在育人方面發揮著主陣地作用,在三方協同育人中也起著主導作用。因此,各地各級學校要做到強化自身育人主陣地作用,認真履行教育教學職責。同時,要與家庭保持常態化密切聯系,積極拓展校外育人資源,將統籌用好各類社會資源作為強化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家長承擔著家庭教育的主體責任,應做好家校合作、廣泛利用社會資源,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家庭教育指導和家校互動活動,樹立科學家庭教育觀念,為孩子成長提供更好的育人環境;《意見》的出臺也讓社會如何與學校、家庭協同變得具體和生動。要完善社會家庭教育服務體系,在城鄉社區普遍建立家庭教育指導服務站點,推進各類社會資源開放共享,保障社會育人資源利用充分。

針對學校、家庭、社會三方如何發揮好各自優勢,首都師范大學學前教育學院院長、教育部基礎教育家庭教育指導專委會委員康麗穎教授認為,要把家庭教育指導、協同育人工作作為學校發展的結構性要素,納入學校日常工作體系,滲透到教育教學管理環節,列入教育行政干部和校(園)長的培訓研修體系,列入學校管理和教師專業發展計劃;

家長教育子女的能力并非與生俱來,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為父母行使教育權利與主體責任賦能,幫助家長形成協同育人的角色意識;推進社會多元主體的有效協作,做到責任分擔、相互協調,通過清楚的責任劃分,構建權責清晰、分工明確的體制機制,使得基層政府部門、社會組織、教育機構等能夠利用各自的資源優勢,依法依規承擔相應的責任和權利。

完善頂層設計 健全協同育人新機制

當前,我國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涉及多個部門,協同育人機制建設仍不夠健全。專家由此建議,強化頂層設計,建立健全協同育人工作的制度體系,是推動工作協調有序、科學高效開展的根本保障。

邊玉芳介紹,為破解協同育人工作推進中存在的問題,《意見》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專業支撐、營造良好氛圍等三大舉措。

在加強組織領導方面,《意見》對婦女兒童工作機構、教育部門、共青團與少先隊組織、婦聯組織、民政部門及其他有關部門在各自職責范圍內做好社會協同育人工作做出了具體規定,并將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工作成效納入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和教育質量評價重要內容,納入文明創建活動、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和未成年人保護工作考核體系;在強化專業支撐方面,《意見》強調加強理論建設與專業人才培養,促進優質協同育人資源共建共享;在營造良好氛圍方面,《意見》鼓勵各地積極探索、大力推廣學校家庭社會協同育人有效模式、創新做法和先進經驗,營造全社會各方面關心支持協同育人的良好氛圍。“這些舉措從頂層設計的角度為健全協同育人工作的制度建設提供了有力保證。”邊玉芳說。

康麗穎建議,開展協同育人頂層設計,應發揮三大優勢。一是發揮制度優勢,形成黨政領導齊抓共管局面,構建國家、省(區、市)、地縣和學校的縱向體系,以及由管理機構、研究機構、實施機構構成的橫向體系,實現協同育人的全網絡覆蓋和全員參與;二是發揮文化優勢,利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為家庭賦能;三是發揮資源保障優勢,依托相對完善的政策法規體系,“加強組織協調、部門聯動”開展資源平臺建設和專業隊伍建設,動員政府機構、企事業單位、群團組織、中小學幼兒園、非營利性社會組織、社會教育機構承擔協同育人和家庭教育指導工作。

国产精品亚洲专区在线播放| 欧亚精品卡一卡二卡三| 久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网站 | 精品国产高清在线拍| 中文字幕成人精品久久不卡 | 免费精品久久天干天干|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久免费精品国产| 男女男精品网站免费观看| 精品福利视频网站| 久久精品女人毛片国产| 一本久久A久久免费精品不卡| 国内精品免费麻豆网站91麻豆| 久久亚洲国产欧洲精品一| 波多野结衣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经| 久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日韩| 国产精品亚洲w码日韩中文| 国产一精品一AV一免费孕妇| 91精品啪在线观看国产18|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中文| 思思久久99热免费精品6| 老司机无码精品A| 精品国产yw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国产96精品亚洲|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5555| 免费国内精品久久久久影院|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无码|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在放| 一区二区精品在线| 国产香蕉精品视频在| 久热这里只有精品99国产6|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热re99久久精品国99热| 亚洲精品白浆高清久久久久久| 亚洲国产精品日韩| 国产麻豆精品在线观看| 久久这里只有精品国产免费10| 精品久久久久香蕉网| 99久久国产综合精品1尤物| 久久精品福利视频|
c_ms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