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文明沒有優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我們要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夯實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民意基礎。
這段話出自2020年11月10日習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第二十次會議上的講話。
習近平主席的這段講話,站在促進上海合作組織長遠發展的高度,強調了各成員國要加強人文交流合作,通過增強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的民意基礎,共同推進上合組織行穩致遠。
自2001年成立以來,上海合作組織不斷發展壯大,如今已有8個成員國、4個觀察員國和多個對話伙伴國,是世界上幅員最廣、人口最多的綜合性區域組織。無論是2017年首次擴員將印度和巴基斯坦納入成員國,還是近年來伊朗、白俄羅斯申請成為正式成員國,上海合作組織發展壯大的過程就是各國超越意識形態、社會制度、發展道路和文明差異,謀求共同發展的過程,彰顯了“互信、互利、平等、協商、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的“上海精神”。
不同文明交流互鑒,求同存異共謀發展。21年來,在“上海精神”引領下,上海合作組織不斷用實際行動推動跨越不同文明的各領域合作,為各方營造了穩定的發展環境,讓區域內各國人民享受到共同發展的碩果。2021年,上合組織成員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約為23.3萬億美元,占全球GDP的近四分之一,比成立之初擴大了13倍多。同時,上合組織藝術節、上合大學、傳統醫學論壇、職業技能邀請賽等人文品牌項目和文化交流活動,有效地增進了不同國家人民之間的相互理解和友誼,上合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有力地促進了上海合作組織各項議程全面深入開展。實踐證明,文明交流互鑒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世界和平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促進民意相通、夯實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人文基礎。
近年來,許多國家對上海合作組織表示出強烈的參與意愿,這表明上海合作組織所恪守的原則和理念在國際社會廣受認同與歡迎,也表明“上海精神”所倡導的“尊重多樣文明、謀求共同發展”仍是消除隔閡、增進互信的“金鑰匙”。我們相信,走過21個年頭的上海合作組織將繼續弘揚“上海精神”,促進文明互學互鑒,增進各國睦鄰友好,在第三個十年發展新征程上將繼續為促進世界和地區的和平發展事業作出更大貢獻。
本期特約專家:王永潔 中國社會科學院國際合作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