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生育似乎是一個自帶痛感的話題。隨著二胎、三胎時代來臨,媽媽群體的隱痛被更多關注。越來越多的女性表示,自己因“生育”問題而產生了心理困惑,被催生也好,恐育也罷,看上去一個自然而然的生命延續過程,給女性帶來的是身心方面的雙重考驗。
究其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育兒過程中丈夫的缺席。
生育原本是每一個家庭的重要決策,它意味著夫妻雙方要從二元關系過渡到三元關系。但在這個過程中,往往是妻子先適應角色,完成了身份的轉變,而丈夫還停留在原位。導致夫妻共同決定的事,最后成了妻子的孤軍奮戰。生育也成為婚姻的一重考驗。
生育絕不是媽媽們一個人的功課,在這條注定艱辛的路上,丈夫的參與至關重要。育兒是夫妻共同的責任,夫妻的共同參與和良性互動,可以有效緩解“生育焦慮”。丈夫在緩解“生育焦慮”中更能發揮積極作用。
我們看到,育兒的過程也是一個重新發現自己的過程。原來,爸爸帶娃不只是及格,只要愿意學、愿意做,爸爸一樣可以帶娃辦公兩不誤;只要爸爸能夠分擔,媽媽也能工作、健身、實現自我。
育兒是一場漫長的征程,愿我們都能和所愛的人一起,在養育孩子過程中,感恩生命的每一份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