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文
夏天,氣溫高濕氣大,晝長夜短更明顯,此時身體要順應自然界陽盛陰虛的變化。近日,河南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兒科二區主任宋桂華推薦了夏日兒童養生攻略。
飲食起居。夏日養生原則是“春夏養陽”,養陽重在養心。此時,兒童飲食應清淡,以易消化、富含維生素的食物為主。少食大魚大肉和油膩辛辣的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及粗糧,適當食用雞肉、瘦肉等。俗話說,“冬吃蘿卜夏吃姜”,姜性溫屬陽,“夏吃姜”有助人體陽氣生發,可開胃健脾,增進食欲,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同時,兒童應睡好“子午覺”,以保證一天的精神飽滿和體力充沛。此外,初夏日夜溫差較大,要注意早晚適當添衣。
情志運動。夏天應重視“靜養”,做到戒怒戒躁,切忌大喜大怒,應保持精神安靜,心情舒暢,可鼓勵兒童多參加書法、繪畫、下棋等有助于放松身心的文體活動,或選擇相對平和的運動如散步、慢跑、做操等。因為夏天氣溫高,兒童是純陽之體更易出汗,劇烈運動可致大汗淋漓,不僅傷陰亦可傷陽。因此,兒童運動時應避免過度出汗,運動后可適當飲用溫水補充體液,切忌飲用大量涼開水;運動后不要立即用冷水沖頭、淋浴。
勿貪吃冷飲。盛夏天氣熱,好多家長喜歡給孩子喝冰鎮飲料、吃冰激凌。廣州中醫藥大學第三附屬醫院兒科主治中醫師凌欽亮認為,夏天脾陽比平時虛,此時如果吃冷飲脾胃就“雪上加霜”,會導致消化系統紊亂、損傷脾陽,易引起病邪入侵。此外,幼兒胃腸機能發育尚不健全、十分嬌嫩,過量吃冷飲可誘發腸道痙攣,出現腹痛、腹瀉、腹脹等癥狀,導致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大便失調;使口腔及咽喉長期處于冷刺激狀態,出現咽喉局部血管收縮,抵抗力降低而發生上呼吸道感染。如果是虛寒體質的孩子或吃冷飲后出現腹瀉、腹痛的孩子,需要及時補救,減少孩子因寒氣入侵而引發的各種問題,具體如下:
1.吃冷飲當天就給孩子喝生姜紅糖水,第二天早上也可再喝一杯,這樣可幫助身體驅寒暖胃,減少冷飲對身體的傷害。2.當熱水袋溫度適宜時,熱敷孩子腹部。3.給孩子適量口服藿香正氣口服液,可散風寒、化濕濁,理氣和中,適用于寒濕引起的感冒、嘔吐腹瀉、腹脹腹痛等。如上述方法無效,應及時到兒科就診。